English | 中文 | 旧版
  • 意见建议信箱
    如果您对学院工作有什么意见、建议,请写邮件至: cufelawyjjy@163.com
    当前位置: welcome登录入口威尼斯 / 新闻动态 / 正文

    回望革命征程路 争做时代新青年——2023级法学研班爱国主题活动纪实

    发布时间:2023/12/20

    12月12日上午,2023级法学研班于北京鲁迅先生博物馆开展爱国主题活动,班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参加。

    抵达北京鲁迅先生博物馆后,同学们走进鲁迅先生博物馆陈列厅参观学习。在陈列厅,同学们按时间线了解爱国作家鲁迅先生的生平并浏览相关手稿、物品。

   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,1881年出生于浙江绍兴。他是著名文学家、思想家、革命家、教育家、民主战士,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,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。少年时期,鲁迅先生勤奋好学,在“三味书屋”接受儒家教育的同时也对西方科学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他虽家道中落、生活艰难,但仍保持对知识的热爱与渴望。他入江南水师学堂,阅读大量新式思想著作,面对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乱局与新思想的冲击,青年鲁迅先生开始忧虑。这为他后来在中华大地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新文化运动、以笔墨救国打下了基础。1902年鲁迅先生赴日留学,最初两年在弘文学院学习语言和预科知识,在反清革命思潮的影响下,他剪去了象征封建与压迫的辫子,也彻底剪去了思想上的“辫子”。而后,鲁迅先生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,这里成为鲁迅先生人生的一大转折点。学习期间,鲁迅先生观看幻灯片,其内容是中国人民遭到日军侵略者残忍杀害的场景,而中国留学生的无动于衷与日本学生的刺耳欢呼让他彷徨。“从那一回以后,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,凡是愚弱的国民,即使体格如何强健,如何茁壮,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。”“我们的第一要著,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,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,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,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。”从此,他弃医从文,投身爱国运动之中。1909年,鲁迅先生因经济拮据回国,辗转杭州、南京,回国后的他在看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燃起希望,却又对军阀割据以及地方政府的腐败深感失望。在不断漂泊后,鲁迅先生回到了上海并常居于此,推动左翼政治运动、结交中国共产党人,投身于爱国运动之中,用笔墨与热血书写中华民族魂。

    通过本次活动,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革命征程,尤其是青年时期的鲁迅先生是如何接受新思想,在艰难求学中实现精神世界的觉醒的。鲁迅先生对中华民族、对国家的热爱,让他毅然投入到爱国主义革命运动之中。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,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苦难和磨难,也看到了一个民族的自省和崛起。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独特的哲学思考,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到,鲁迅先生说过:“什么是路?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,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。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、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,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。鲁迅先生的行为与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的我们,要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,对中华民族、对我们的国家怀有赤诚热爱;要凝心聚力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青年学子要在新时代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;要牢记新时代新青年的重要任务,用知识武装头脑,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、实践能力,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贡献中财力量。

    图/崔育豪

    文/崔育豪

    审/陈   诚

    分享到: